小學生指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學生。練字,指用硬筆和毛筆寫漢字。對這一話題,鋒格練字說說個人的理解和幾點看法。
現(xiàn)在的小學生在課外班里,有練硬筆(楷書)的,有練毛筆的。練毛筆的小學生,大多是顏歐柳趙,也有練隸、行、篆的,此種局面各種選擇都有一定合理性,這不是重點,鋒格的立場是:
小學生練字,應(yīng)該小學一、二年級練好硬筆,能寫出美觀大方的簡體漢字。到了小學三年級以后可以開始練毛筆書法,培養(yǎng)傳統(tǒng)美學素養(yǎng),楷書(顏體、歐體、各種魏碑)為選擇,隸書(張遷碑或曹全碑或其它)為第二選擇,行書(圣教序)和篆書(大篆)為第三選擇。
小學生練字原因如下:
一、小學一二年級,孩子簡體字認識的都不多,這個階段要學好語文,正確寫出結(jié)構(gòu)勻稱的漢字,考試卷面多拿點分,這是本階段的重點。這個階段不適合學習毛筆書法,且繁體字對孩子又多了一重障礙或者干擾??傊?,掌握簡體漢字的結(jié)構(gòu)是孩子們本階段要做的事,練硬筆就可以解決。
二、小學三年級開始,寫好硬筆漢字對孩子已經(jīng)不是問題,識字已多,需要“進階”,好,開始學毛筆書法,體會“惟筆軟則奇怪生焉”的古人書寫世界。
三、孩子學毛筆書法,從楷書入門,從隸書入門,從篆書入門,從行書入門,都有一定的合理性,不存在某個正確的方法,從楷書入門是個還不錯的選擇。
四、毛筆寫楷書,眾所周知,“顏、歐、柳、趙”這四家都是唐楷體系,他們也并不是楷書入門的正確的方法,學楷書從魏碑入門,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。
立場說完了,后重重吐槽,說說孩子的家長。
一般來說,家長是決定孩子學書法的拍板人,但大多數(shù)時候,拍板人對“書法”的理解甚是蒼白。書法之美被簡化成寫字“漂亮不漂亮”,同時這個“漂亮”還是自已定義的“漂亮”,結(jié)果各類言論飄蕩——“還書法家呢,寫的字歪歪扭扭,都不如我兒子寫的好”,后導(dǎo)致什么局面?
練字培訓機構(gòu)和書法老師們,為了生存和利益,在家長們外行的“威逼“下,把豁達端莊的顏體簡化成橫細豎粗,把雄奇峭勁的歐體簡化成四平八穩(wěn)……這還算好的,書法史里魏碑的河朔英武、漢簡的靈動自然、摩崖的放逸天成等等,仿佛從來不存在過,難入“拍板人”的法眼。我覺得,想讓孩子學好書法,家長好翻翻一些些的書法史,對書法多些敬畏和理解,書法是老祖宗玩了幾千年的東西,不會沒難度。
書法是寫者內(nèi)心世界與情感的外在呈現(xiàn),希望孩子們能喜歡上中國書法,并在其中感受到不可替代的美!鋒格練字認為,書法教育不是書法家的教育,而是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(tǒng)書法藝術(shù),掌握漢字書寫技巧,通過書法邁入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寶藏的大門,激發(fā)國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,樂于傳承、勇于創(chuàng)新,民族文化才會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華。
上一篇 : 所謂“連筆字”,如何練筆才能更好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