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已定,不要心存幻想
2021年5月21日下午習總書記主持會議時強調“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(yè)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。”
2021年6月15日,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(jiān)管司。
最近教育部官網新開了專欄——“雙減在行動”。
7月13日起,以北京為首,各地區(qū)政府陸續(xù)向教育部提交當?shù)?ldquo;雙減”工作落地情況。
許多地區(qū)傳出“禁止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假期開課”的文件,真真假假暫且不論,政策指向已經非常明確——“雙減”的大方向已定,是國家意志,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完全撞在槍口上。
那么,怎么辦
面對大勢當前,教育行業(yè),尤其是以學科類輔導為主業(yè)的培訓機構,不要心存幻想,“要么趕緊轉型,要么關門”。不轉型是不行了,別等到地方政策越來越嚴,毫無準備被忽然叫停關門,不但機構員工工資發(fā)不出來,付費學員錢還退不了,就真后悔都來不及了。與其賭政策會變或心存僥幸等著政策細節(jié)的落地時間,不妨早點轉型,眼前的終點,轉個彎,就是新的起點。
轉型?
面對這個問題,答案很難清晰。要怎么轉型?又要轉去哪里?又該怎么布局?這些都是一個又一個擺在K12賽道從業(yè)人員面前的巨大難題。
行業(yè)頭部已經在行動
縱覽行業(yè),一眾頭部企業(yè)已經做出了行動。
6月24日,好未來旗下“勵步英語”更名為“勵步”,去掉“英語”。并推出了一系列的素質教育新產品,有英文戲劇、口才、美育、書法、益智、棋道等等。
另一巨頭新東方,其早在上個月就已經投資了滑冰培訓萬域芳菲。在近幾日里,新東方新增了許多與少兒美術相關的職位招聘。除此之外,也可以查詢到許多與書法、舞蹈、體育等素質教育項目相關的職位。
素質教育是方向
新東方這些動作都在證實其素質教育賽道的布局決心,在政策落地前夕,品類選擇一定會非常謹慎,素質教育細分賽道眾多,新東方此次投身美術、編程、書法等賽道,理由必定十分充分。
7月6日,教育部公布了校外教育培訓監(jiān)管司領導班子成員,其中,監(jiān)管司司長俞偉躍備受關注。據悉,2020年12月,俞偉躍曾出席新京報“2020在線教育論壇”,并在發(fā)言中,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發(fā)展方向提出期待:“要做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,開展音體美、琴棋書畫等培訓,尤其在學科類教學方面不要替代學校的教育功能。”
早在5月份體育衛(wèi)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教育部新聞發(fā)布會上提出“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1-2項藝術特長”;“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制度,將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初、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”;“推進中考美育改革試點”等發(fā)言內容之外,新東方這一決策,還有重磅出臺的政策文件支撐。
這些相關政策要回溯到去年10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了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》(下文簡稱《意見》),開啟美育新篇章。
隨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,表露了國家本次美育改革的決心:“藝術類課程學習及實踐是學生應該承擔的學業(yè)責任,是不應該被減下來的負擔。”
各家頭部企業(yè)紛紛布局素質賽道也為轉型大軍打開了方向。素質賽道持續(xù)火熱,不但有政策偏向,還有巨大的吸金能力。素質賽道之下又可分為多個細分賽道,如美術、書法、體育、編程等等,這些細分賽道仍有充足的藍??臻g。
但美育是個大類,具體在落實的時候,各個學校該如何選擇品類?《意見》對品類選擇也進行了具體引導。
《意見》中第五項提到:完善課程設置。學校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,主要包括音樂、美術、書法、舞蹈、戲劇、戲曲、影視等課程。學前教育階段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藝術游戲活動。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,在開好音樂、美術、書法課程的基礎上,逐步開設舞蹈、戲劇、影視等藝術課程。高中階段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,增加藝術課程的可選擇性。
其中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音樂、美術、書法課程的優(yōu)先級地位,這不但給學校指明了開課類目,也給了培訓機構們進入這三大賽道的理由。
新賽道挑戰(zhàn)大
理由盡管充分,大環(huán)境也迫使從業(yè)者們不得不轉行,但提到轉行這三大賽道大家心里都沒底,有過嘗試的機構也是一把辛酸淚。
對于家長而言音樂、美術、書法這些是屬于興趣藝術類非剛需,并不像學科類屬于“應試考試剛需”。這就代表著,對教培機構來說,需求意愿下降,客戶數(shù)量減少,招生續(xù)班就是挺大挑戰(zhàn)。
此外,更難的是音樂、美術、書法與學科類比起來,完全是另一個世界。不但是教學內容不同,圍繞教學內容所產生的教學計劃、課堂流程、教學管理、機構運營、營銷宣傳……這些日常的經營活動都有挺大的不同。
舉個例子,學科類能夠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和歷年當?shù)氐目荚嚽闆r來制定課程體系和師資培訓,更是習慣了一道題對了就是對了,錯了就是錯了有標準答案。
藝術的好壞是個很主觀事情,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審美,在教學過程之中許多時候面臨的不是對錯,而是主觀的程度大小高低,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,好像怎么說都對。
這樣難以從統(tǒng)編教材的教學大綱中,提煉教學標準、制定課程體系,這對于習慣學科類的機構來說能夠說是挑戰(zhàn)巨大。不但無法教學,轉行的學科類“老板們”甚至都不清楚招什么樣的老師,更不清楚怎么建立好課程體系和教學班底。想找個項目加盟吧,也不知道怎樣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上怎么看待鑒別出心儀的加盟品牌。
以前是“教學好不好,期末考試見真曉”,現(xiàn)在是“你說好,他說不好,都怪家長審美不夠高”。教學目標怎么制定呢?這個老師教的怎么樣呢?學完這一期,下一期學什么呢?你和其他機構的優(yōu)勢在哪呢?怎么給家長交付可對比量化的教學結果呢?這些種種問題,讓以前K12的思路策略經驗難以適應。
這樣看來要轉行這三大類目,難度并不低。
可是,高難度之中還有容易的。
挑戰(zhàn)之中仍有機會,書法練字更容易
這三大新賽道,音樂有不同樂器不同流派,美術有不同表現(xiàn)體裁形式技法。很明顯,僅僅在教學器材和師資儲備這兩方面,音樂和美術要投入的資金就少不了。
相比起來,書法簡直是個異類,比其他兩類就容易許多,所投入的不過紙筆墨。
書法課程就兩個大的方向,實用練字和藝術書法。實用練字就是日常辦公學習,教學內容簡單師資容易培訓,藝術書法也就分為楷、行、隸、草等幾大書體。
實用方向的書法課程跟語文難以分開,又和學科類作業(yè)試卷書寫息息相關。更接近剛需,家長的意愿更強烈。書法課程還有個特點,藝術方向所學的字體難以實際用在學生的作業(yè)和考試之中,即藝術方向無法通用實用,可是實用方向卻能夠成為更高深藝術方向的入門。
有個很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,對書法有意向的家長學生,80%以上是想把作業(yè)考試的字寫好,但卻混淆了實用練字和書法藝術的區(qū)別,給孩子報了書法藝術班。
這就造成消費者想要的效果不明顯,續(xù)班欲望不強烈,學生也在書法路上越發(fā)受挫。
鋒格練字秉承實用,緊抓“平時如何使用,我們就怎么練;平時寫什么,我們就練什么;平時寫多快,我們就練多快”的教學思路,確保作業(yè)考試的書寫效果,讓這些問題不再是問題。大幅度降低了教學難度,學生練字容易,見效快,甚至練字老師也可以零基礎培訓,降低了機構招聘老師的難度,老師轉型也更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