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學校都沒有系統(tǒng)書法學習環(huán)境,許多孩子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書寫問題,特別低年級的孩子:
書寫潦草,字體忽大忽小、輕重不一,還是筆順、間架結構錯誤明顯沒有規(guī)范……
問題接踵而至,一直令老師和家長頭大!
盡管書法是一種藝術,但也不要忘記,它也是一種技法。
技法是能夠通過專業(yè)而系統(tǒng)的教學,從生疏到精熟,從精熟到藝術。
就像金庸武俠小說里的主角,想要學武功,首先你得有一本從天而降前輩的專業(yè)功法的理論指導,打通任督二脈這種基礎以后,才可以學會前輩的功夫,也更有機會自己自創(chuàng)獨門武學,自成一派。
針對上述這些和其他書寫問題,有什么方法能夠系統(tǒng)學習訓練,逐一擊破呢?
簡單,就一句話:重在控筆能力的提升。
孩子幾歲開始練習控筆?
古時候,“書圣”王羲之六、七歲便開始跟隨衛(wèi)夫人學習書法。
對于現在的孩子而言,是能夠從五、六歲的年齡開始練習控筆的,開啟練字啟蒙。
到中學階段,握筆、運筆都形成了習慣,再練控筆,要先糾正不好的習慣,比幼兒園小學階段難度更大,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會更多。
當然,假如肯下功夫,一樣會有不錯的收獲。
為何要練習控筆?
自古以來,不管是練習規(guī)范字還是想學書法,沒有人能繞開控筆達到目標。
王羲之用十五年苦練一個“永”字,這當中包含許多控筆的練習,才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感悟字體結構、筆畫的魅力。
控筆訓練,是通過系統(tǒng)的練習讓孩子學會控制筆的操作技法和運用能力。
簡單說,控筆就是為寫字“扎根”。
假如把寫字比作一棵樹,那么控筆能力是地底下根的部分,筆畫、偏旁是地上樹的枝葉,筆法、結構就是整個樹的樣子。樹長多高,枝葉茂不茂盛,由地下的根來決定。
假如你掌控不了你手中的那支筆,你的字始終寫不好。不管是鉛筆、圓珠筆、鋼筆,還是毛筆,都一樣。
假如筆在你手里能夠掌控自如的話,字就一定能寫得好看。
那么練習控筆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?
第一:激發(fā)孩子練字興趣。
練字對于大部分的孩子而言都是相對枯燥的,畢竟孩子的專注力是特別有限的。而控筆的素材特別有趣,讓孩子感覺像畫畫一樣。
第二:增強孩子握筆力量,還有書寫靈活程度。
孩子初學寫字的時候,手緊緊地握著筆,每一筆都寫得很重,有時候甚至把本子都劃爛了。這些實際上都是手部力量不夠且動作不靈活的表現。
練習控筆的過程,能夠全面提升大腦對于手部動作的控制能力,能夠完美解決上述那些書寫問題。